j9九游会官网 >健康服务 >

孕期运动好处多,教你如何“长胎不长肉” -j9九游会官网


640.jpg很多孕妈妈认为,怀孕之后应该好好休闲,不要运动,以免动了“胎气”引起早产。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
研究表明,运气适当运动不因不会引起早产,反而更有利于分娩。国际组织推荐,若无禁忌证,孕妇应继续或开始运动,并强调运动是维持最佳健康状况的重要部分,在生命各个阶段(包括妊娠期),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均对健康有益。



哪些运动是孕期可以做的呢,下面我们就先了解一下孕期运动?


孕期运动有哪些好处?



01 促进宝宝生长发育

适当的、合理的运动能促进孕妈妈消化、吸收功能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血液中氧的含量,让胎宝宝获得更多的血液供氧,促进胎宝宝的大脑和身体的生长发育。孕期运动还能刺激宝宝大脑、感觉器官、平衡器官以及呼吸系统的发育。

02 改善睡眠,提高免疫力


运动可以消耗身体内的能量,使孕妇产生轻微的疲劳感,能有效帮助孕妇改善睡眠,缓解可能出现的孕期失眠、少眠等不利症状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03 减少孕期并发症,改善心情
妊娠期适当运动可以控制孕妇妊娠期体重过度增长,减少胰岛素抵抗,有利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、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。孕期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增强心肺功能,有助改善孕妇焦虑情绪,从而改善睡眠,并可以减少孕期抑郁的发生。
04 让身体做好分娩准备,使分娩更轻松
通过相应的锻炼,可以加强母体核心肌肉力量,起到缓解孕期腰腿疼痛、预防及减轻关节水肿的作用。此外,孕妇肌肉力量增加,有助于增加孕妇临产后和分娩时的体力,进而促进分娩,减少剖宫产的发生。
05 优化体重,减少产后体重滞留
如果你在怀孕期间保持强壮的力量和结实的肌肉,产后就更容易迅速地恢复你怀孕前的美妙身材。

哪类人群孕期不宜运动?

妊娠期运动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,重度子痫前期/子痫,未控制的高血压、甲状腺疾病、1型糖尿病,宫颈机能不全,持续阴道出血,先兆早产,前置胎盘,胎膜早破,重度贫血,胎儿生长受限,多胎妊娠(三胎及以上)等。当孕妇存在轻中度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、复发性流产史、早产史、严重肥胖、营养不良或极低体重(体重指数<12kg/m2)、双胎妊娠,以及癫痫且症状控制不佳时,应在接受详细的专业评估,综合考虑运动利弊后,由医生决定能否进行妊娠期运动并给予运动形式、频率、强度等建议。

此外,当孕妇运动时出现以下情况,应停止运动:阴道出血、规律并有痛觉的宫缩、胎膜早破、呼吸困难、头晕、头痛、胸痛、肌肉无力影响平衡等。




孕期可以做的运动形式?


孕期运动的形式孕期运动形式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及抗阻力运动。其中有氧运动包括散步、游泳、有氧操、慢节奏的舞蹈等,抗阻力运动包括瑜伽、伸展运动以及盆底肌肉锻炼,如凯格尔运动,孕妇每周可以进行3-5次的盆底肌肉训练,以减少孕期及产后尿失禁的风险。


孕早期(12周 6天)




运动特点:胚胎着床尚未完全稳固,运动应以“慢”和“舒缓”为主。

推荐运动:散步、瑜伽。

散步:速度控制在4千米/小时,时间20~30分钟。

瑜伽:选择能够稳定骨盆的动作,时间30~40分钟。





孕中期(13周~27周 6天)


运动特点:身体状态、激素水平趋于稳定,可适当增加运动量。

推荐运动:如慢跑、快走、游泳、改良瑜伽、改良普拉提等。


孕晚期(28周之后)



运动特点:身体重心前移,容易出现腹直肌分离、核心力量减弱等情况。推荐运动如下。

舒展运动:如轻缓的伸展练习,缓解腰背痛。

呼吸训练和冥想:为生产做准备。

注意事项:避免仰卧位运动,穿宽松衣物,保持充足水分,包含热身和舒缓放松环节。


适合孕期的运动


剧烈跳跃、急停、急转弯的运动(如打羽毛球、网球、篮球等)。身体对抗、过度负重的运动(如滑雪、滑冰、举重等)。容易导致摔倒跌伤的运动。

推荐的运动时间、频率和强度

建议无运动禁忌的准妈妈每周5d、每次3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,即运动时自觉有点劳累、心率增快(125-146次/分)、可以在运动的时候与人交谈但无法唱歌;

建议餐后30分钟后开始运动;

孕期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;

孕前没有运动习惯,运动时间从10分钟开始,逐步延长至30分钟。

运动注意事项



 运动时感到头晕、恶心或不适,应调整运动体位,避免采用仰卧位;


 运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,应停止活动并就医;

 运动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给,穿宽松衣服,避免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中运动(如高温瑜伽和普拉提);

 运动前要注意热身、拉伸,运动后舒缓放松。



微信小程序官方抖音号微信公众号
>
网站地图